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

體驗心得分享 (2) - 邁向美好人生之路 - 那些直覺教會我的事

靈魂覺醒與生命體驗(系列文章)

完成於2017年11月1日


「跟著感覺走」一直是人們不敢去做的事,好像它會帶來不好的後果。

但如果實際去做了,又會有怎樣的故事呢?

筆者認為照著直覺走,有以下好處:

1. 不太需要傷腦筋,凡事都會有自然的處理方式
2. 習慣簡單、不複雜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
3. 易於減輕壓力
4. 能更真實的面對自己

當然,對於要走靈性道路的人來說,目標是走上覺醒、開悟之路;找到自我(自性、佛性、高我)、提升能量頻率,但是這一直被認為是相當困難或抽象的。

然而,好消息是,「直覺」是人的天賦(上天賦與的能力),是與高我聯繫、溝通的通道,只要掌握直覺,就掌握了覺醒、開悟之路。

「直覺」到底是什麼?它是否很神秘?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會使用?

其實每個人都已經在使用了,它就是「內心的渴望」、「內在的聲音」。

而實際上進行的過程是如何的呢?這點可能大家會比較好奇,以下將列舉「直覺教會我的事」供你參考(每個人的直覺教導會有所不同):


1. 買東西不看價錢:

對於物品價格不熟的我,要記憶物品的價格,並且判斷當前要買的是較貴還是較便宜,是一件困難的事;原本以為應該努力去記,後來發現不看價錢反而更能買到真正想要的東西,也就是說,直覺是在告訴我「不用去看價錢」,而我只需要去順從它即可。像特價、兩件特價等是否有賺其實也很難判斷,因為它會打亂我本來的規劃/習慣,有時買了反受牽制。

2. 不要用牙膏刷牙:

刷牙時常會懶得擠牙膏,原本以為我是懶人;後來發現一篇文章,才知道原來這個「懶」是對的。

【參考】曼哈頓計劃解密:氟騙局

"BBC(英國廣播公司)前記者克裡斯托弗·布萊森,在調查了大量美國官方和軍方在1997年後解密的文件後,2004年底出版了《氟騙局》一書。在書中他詳盡描述了氟作為一種毒素,是如何在美國官方和軍方的共同努力下,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飲水和牙膏中的。"


3. 不要在計畫中訂明確時間:

原本以為想要改善工作、生活,需要訂定許多計畫並嚴格執行;後來發現這樣的方式,是導致壓力的根源,也就是說我們如果照著直覺走,肯定不會遵守計畫,但,直覺是對的。因此,怎樣的計畫是可以被完美實施的?只有執行起來覺得輕鬆、有趣的才可能做到,那麼,「在某個時間點完成」是否輕鬆?有趣?


4. 騎機車很不舒服:

原本不了解為何我只要上了機車(被載)就會全身不舒服;後來發現機車發出低頻率的振動(尤其等車時很明顯)是這個不舒服的主因,當知道未來的車即將改善這些問題,我了解到直覺又對了。

最完美電池終於研發成功!今後再無燃油車


5. 不要每天仔細檢查應帶物品:

原本以為不仔細檢查,到時候沒帶就麻煩了;後來發現生活上有許多類似的提醒,它們都帶有負面能量:擔心。而停止擔心只會減少不好的事情的發生機率,若真的發生了,則把它看成是另一項心靈上的未完成功課去處理它(事實上不檢查也相當少發生,但如果急急忙忙則會經常發生)。


6. 習慣當路痴:

原本以為我是生活白痴,連路都記不起來,很丟臉;後來發現真相是我可能前世不住在地球,所以對地球上的事物、規律不熟悉,也很難理解或融入,於是相信這或許也是好事。


7. 不要養成記帳習慣:

原本看了許多理財的書,它們都強調要記帳管理收入與支出,才能掌握存不了錢的問題所在,因此嘗試記帳,但都沒有持續,也不易管理;後來發現這些理財的觀念確實沒錯,但是太複雜了,直接使用現成單一銀行的網路銀行管理所有帳務(包括收入、支出、負債、信用卡、悠遊卡),即可一覽無遺(如果當初沒有「記帳應該更輕鬆」的想法或需求,則不易發現)。


8. 選擇舒適的居住環境:

父親去世後,我與母親希望換房子租,當時我想找的標的是環境舒適、較高級的房子(與先前租的相比),後來運氣不錯,順利找到一間,但是價格較貴;後來發現當時找到的房子比先前租的好很多(環境、週邊、設施都相當好,連母親都多次提到),住在好的環境,人的心情、想法、能量都跟著提升了,金錢方面也更加豐盛,自此不用再擔心錢不夠用的問題,得失之間一目了然。


9. 能捨盡量捨,能丟盡量丟:

我家一直是無殼蝸牛靠租屋維生,搬家次數高達數十次,原本每次搬家都攜帶大部分的物品到新家,這些物品一直是負擔;而父親去世後的(最近)一次搬家,直覺告訴我要刪去大部分(約60%)的物品,傢俱也重新購買,結果我與母親都感覺到煥然一新,並且許多的舊能量也不存在了。

最近,我再度遵循直覺,準備捐出大量書本(預計捐到台北市立圖書館),並把舊書(不會有人想看的古老教科書)處理掉。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OGOEJJtkDgxMZATOvnfvA9LzxpvjWSui

11/23/2017: 目前總共捐了50本,換到點數50點(到台北市圖書館總館可以換其他書,1點換一本)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rwIIhNIGIE2vd5F940oBylxRL0p7jGoR

(註:2019/02/20捐書總量已累積到209本,換到點數150點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fux81Cs7_QN-InZRyqbgGFxhlRMq3b9W




10. 在路上不用做善事:

原本我其實不太喜歡需要捐錢、被發傳單的場合,會覺得好像應該要幫忙,但心裡又有一種不想被控制的感覺;後來發現這個感覺又對了,那些人是被一些利益團體利用而不知,這是其一。其二是,如果我有自由意志,不管選擇「要捐」或是「不捐」都應該被祝福、被尊重。這給了我足夠的理由平息小我對自己的批判,讓我在那樣的場合「安住」。


11. 演講前不用準備:

原本我因為不善言辭,容易在大場合中緊張,因此以為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克服這問題,但演講前的排練卻永遠練不好;後來發現練不好是因為沒有自信,而沒有自信是因為「要講的內容不是我想分享的」。對我來說,我只習慣於分享出去(分享愛),除此之外,講其他的東西,對我來說都太難了。這或許也揭示了我真正到底是誰(是怎樣的存有)的線索,當然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。


12. 減少參加人際活動:

原本以為我是個很難處理交際場合的人,找話題、談知識、談想法、談自己、應對進退等,我通通無法應付。但是在少數的場合好像又比較好,對於那些比較好(比較不那麼緊張)的場合,在與人互動分享時雖然還算順利,但仍然覺得消耗大量體力。因此通常被問到是否想參加活動時,直覺上都很排斥;後來發現如果要提升能量頻率,「靜心」會是一項重要的活動。而靜心其實就是「與自己相處」,這似乎顯示出在一個較為靈性的生活方式中,大部分的時間應該花在與自己相處。

而對於與人互動會消耗大量體力這點,目前的認知是,以我目前的頻率來說,「付出愛」或是「在人面前表達最真實自我」仍然是困難的,它可能需要更多休息。


13. 沒事就玩格鬥遊戲:

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壞習慣,一直以來我浪費了不少時間在上面;後來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必要的過程,並且它其實省了我許多寶貴時間。因為我實際上在進行的是「釋放負面情緒」的清理工作(例如:憤怒、恐懼),而許多人也被負面情緒所困擾,但他們卻苦無一個有效方式「隨時召喚有挑戰性的情境」來讓自己體驗,並且需要與3D世界的其他人共同體驗,這需要花更多時間來適應與學習。因此這又證實了直覺對我的幫助。

這部分的一些體會分享可參考另一篇文章:

黑暗意識如何操控人心


14. 有空就躺著發呆:

原本以為打坐或是冥想應該要正襟危坐的進行;後來發現新訊息(多個先進的訊息來源)都說明了冥想的本質近似於發呆,也就是放鬆即可,什麼姿勢易於放鬆,就採用什麼姿勢(所以這是大家本來就會的)。


15. 拒絕複雜的醫療療程:

原本以為我身體很差,並且很少運動,容易得各種疾病,並且生病吃藥是不可避免的;後來直覺有個想法,想讓自己「在醫療體系消失」,開始嘗試不參加健康檢查(本來打電話去詢問,但醫院的態度讓我感到不夠友善)、選擇讓身體自行處理。在過程中,我經驗了一次左膝蓋痛(原本像落枕,並擴大到整隻腳不能走路,大約兩星期)、以及一次感冒。至今身體狀況雖然起起伏伏,但明顯已非先前體弱多病的體質。並且在這過程我體驗到的是,身體的變化只是反映能量在流動,而不是疾病,因此也沒有理由需要吃藥。


16. 不用主動去幫助人:

原本以為助人總是好事,但不知為何有時心裡總是有一點點不情願;後來發現幫助人需要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對方沒有意願不要硬是要幫、自己不方便或能力不足不要逞強、不要造成一種依賴性。另外就是會太主動提供幫助,有時是因為自己想要出風頭、得到認可,這樣的意圖也需要減少,以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費。


17. 不用刻意去搞懂某些事:

原本以為自己應該要學的東西很多,要買很多書,要背要記,但是很多事還是學不好;後來發現一旦對某件事有興趣,就很自然會去搞懂相關細節,但是對於沒興趣的事總是很難這樣做,如果刻意去做也很花時間(畢竟學問有那麼多,學不完,所以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)。以興趣為主導的學習是很符合直覺、靈性生活的方式的(巴夏:跟隨自己的最大興奮),每個人的興趣不同,我不需要成為萬事通、或是某某專家,只要跟著興趣走,世界總會有我的一席之地。


18. 想要什麼就直接去取:

原本以為想要的東西很難取得,要花錢又捨不得(因為錢不夠),所以也不太敢想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或事情;後來發現直覺總會告訴我們想要什麼,只是自己一直抗拒它。但其實當我真的很想要一件東西時,我會很專心的去想怎麼取得它,這時整個宇宙都會幫助我,例如在網路商店買到它、跟別人交換物品(物品類的通常這兩招就夠了),如果我要找東西,我會需要線索、需要靈感、需要回想過去的片段(通常延遲一段時間會自動出現)。

     「我想要這個東西,但它很貴!」我的判斷依據是:1) 我到底想不想要這東西? 2) 「可動用」的錢夠不夠?(當然這跟我的金錢規劃是有關聯的)

     為什麼直覺會要我們不斷去滿足自己想要的呢?其一,得到任何想要的,是我們天生的權利;其二,滿足心中的渴望,就可以回到自由的狀態(你想重獲自由嗎?);其三,在體驗滿足自己的過程中,我們會了解到,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是那些物質?還是其他?也就是說,這是我們其中一項主要學習的靈性(生命)課程。

實例: 旅遊新手如何不會韓語 "六日攻陷首爾" 系列 (Part 4 步行逛N首爾塔、Part 5-2 尋找楓之谷商店)


19. 不要努力工作:

在之前的工作環境,我的工作狀況總是不佳,並且很難做到預期的目標,這使我想要敦促自己更加用功、在更短時間內做更多事、產出更多成果,同時因為在能力方面的不足,又需要擠出時間提升自己;後來發現,如果走入這樣的模式,將導致工作量居高不下、事情永遠做不完、能力永遠跟不上的循環,甚至因為給自己的壓力太大,身體狀況會變差,容易生病等,實在是得不償失。

     當壓力出現的時候,可能表示一個直覺的提醒,「要對自己好一點」。 對自己好就是不要給自己壓力,是吧?但是在工作狀況不佳時如何做到這點?這需要一個大的調整,從工作狀態、工作環境等做一個整體的調整,調整到可以在很自在的狀態下工作(也就是我目前的工作狀態),這個部分由宇宙來進行,而自己只要去觀察壓力是否增加或減少即可(不用太刻意去改變什麼,因為這改變是需要時間的)。


20. 想吃就吃,想睡就睡:

以前總是以為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吃正餐,而吃點心、零食都會有罪惡感,更不用說吃宵夜了。而睡眠方面則因為一直無法在(一般人認為的)正常作息時間睡覺、起床而感到困擾,並且常常睡眠不足;後來發現只要照著直覺做就行了,直覺是我們的導師,也是我們的醫生,它了解我們,包括我們的身、心、靈的需求。於是「想吃就吃,想睡就睡」變成理所當然的事,而想吃什麼、不想吃什麼也都照著直覺即可。

     而關於睡眠,什麼時候該睡,什麼時候不該睡?身體在某個時間點,突然覺得很想休息,自有它的道理,我們何不順應它呢?

     當我慢慢提升自己的能量,對深層睡眠的需求也相對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夢境的增加(做夢相當於去了更高的世界旅遊或者工作)。這時,更難按照一般人的作息生活了。


有一些相關文章可能可以解答你的某些疑問:

【彌勒教導】一定要是一個素食者嗎?

Medpartner》宵夜才是最重要的一餐?早餐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?醫師教你合理看待進食時間

【打坐,如何能打通人體全部經絡】


最後,「老神再在」一書中,神在第一集中分享一個「相信和信賴的差別」的故事(註:「老神再在 - 奇蹟對話錄」P283-284),當你聽到聲音時,是否會「放開雙手」?


~~~~~

「直覺」到底是什麼?它是否很神秘?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會使用?

其實每個人都已經在使用了,它就是「內心的渴望」、「內在的聲音」。

只要掌握直覺,就掌握了覺醒、開悟之路。

想要開啟一個未知的冒險之旅嗎?跟隨你的直覺吧!

~~~~~


靈魂覺醒與生命體驗(系列文章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