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

無為/無我的線索

--「什麼是無我」--

「無為, 無我, 空」等等的概念常被認為是道家、佛家人所描述的「開悟」狀態。達到開悟狀態的人(神),相當於正在創造天堂般的世界,而追求開悟的道路,則是以巴夏「 最大興奮」為明燈,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。

「無我」的狀態是我們比較難去想像或體會的,不過還沒達到「無我」的狀態相對就比較好描述,它就是「有求」的狀態,也就是「有想要得到的東西/希望發生的事件」的狀態。在這種狀態下,我們有「需求」、有「渴望」,甚至覺得我們得不到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。

反過來說,「無我」的狀態是什麼?可能比較容易想像了,它就是「無所求」,也就是「我擁有一切我想要的」的狀態。當我們擁有一切,或是完全相信我們會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時,表現出來會是什麼樣子?「無我」也就是不需要「存在感/被愛」的狀態;「無為」也就是不需要任何「有目的性的作為」的狀態;「空」則是心裡完全沒有雜質(雜念)的狀態。如同金剛經所說,這些狀態並不是什麼都沒有,而是全然被某種能量包圍的狀態,就是「愛」。

也就是說,「空」並不是很悲觀的覺得我什麼都不求,而是因為擁有的太多了,而想要把這個「愛」分享出去的滿足感,甚至透過對宇宙皆是一體(一體性)的理解,生出同理心、慈悲心等,也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。

--「被愛與愛的關係」--

外在是內在的投影,當我們缺乏/需要「愛」的時候,外在的情境會試圖讓我們感覺到不被尊重、被欺負、不平等對待等等,有的人會開始怪罪其他人,有的人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。但其實這是我們自身的投影,「缺乏愛」的投影。

若我們知道這一點,又應該如何行動呢?

「停止想要,立即擁有」與巴夏第13步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我們知道餓了,就需要吃東西;累了就需要休息。同樣道理,我們需要「愛」,是不是就要「給予愛」呢?問題是,誰能夠給我們自己「多一點愛」?

答案是否顯而易見了呢?只有我們自己。

多愛自己一點,世界就會回饋給我們更多愛」這是吸引力法則的原理。

因此,問題就會變成「如何多愛自己一點」?

先找一找自己對待自己苛薄的地方吧,是否常常讓自己不開心?讓自己處於壓力狀態?讓自己處在很趕的情況(趕車、趕工作)?

改善這些小細節,世界就會變的更美好嗎?答案絕對是Yes!

另外一個問題是,我們如何分辨「愛」與「被愛」?

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(或喜歡),我們是喜歡「主動去愛」?還是喜歡「被愛的感受」?

缺乏愛(被愛)是一種陷阱,它帶來惡性循環(缺乏愛->想要更多的愛->更缺乏愛)。若我們處在這樣的狀態,會發現事情只會愈來愈糟,跟關心自己的人關係愈來愈不好等等,這些可以做為線索。

主動去愛、關懷他人的好處是,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我們關心的人會離我們而去。事情只會愈來愈好,會離我們而去的人,是頻率不合的人,我們只需要尊重對方的選擇。

上一句之中,有一個問題,「為什麼對方離我們而去,是一件好事?」

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狀態愈來愈好時,還是有一些人會離開,但我們的狀態還是愈來愈好。這時就會需要去想一個問題,也就是什麼是自己人?什麼是家人?


--「家人 vs. 別人 / 自己人 vs. 敵人」--

在社會上我們所認為的「家人」當然是自己家的人,也就是戶口名簿上登記的那些人。而「自己人」則可能指在工作上或團體上自己可以信任的人。

可是當我們在走「開悟」這條路時,有可能在短時間內,心靈狀態有很大的轉變。這時我們的外在世界也會跟著轉變,在自己內心允許的情況下,與自己頻率不合的人,碰在一起的機會減少。這些人有可能是親人、朋友、同事等原本交集很深的人,因此會有比較明顯的感受。

藉由感受這些變化,我們對於一些原本覺得很「理所當然」的事,開始產生懷疑,漸漸打破原有的認識,而產生新的、更廣的概念,我們即藉由這些提升,慢慢的會達到開悟狀態

到達開悟狀態的人,對於自己人/家人會是什麼樣的理解呢?(這是否也與所謂「出家」的概念有關呢?)


--「有條件之愛 vs. 無條件之愛」--

我們每個人都有「主動愛人」的能力,這是我們的天賦。不過我們會有所設限,只對自己人/家人付出愛,或是只對某些人付出愛(我們覺得比較厲害、比較帥、比較可愛)。這是正常現象,只要我們有眼睛,這情況都會存在,所以我們也不需為此否定自己。

但是在我們「提升」的過程中,這個「條件」會慢慢被放寬,我們在學習付出更多的愛,心中的設防愈來愈少,同時也因為付出愛,我們自己收到的回報又更多,世界更加美好,在這個正向循環中,很快的我們會愈來愈接近神佛的「無條件之愛」。

當我們的「需求」愈來愈少時,心中滿足感愈來愈多,「分享」變成是愈來愈快樂的事,這樣的狀態也就愈來愈接近「無為」、「無我」、「空」的狀態。

(我們不討論是不是已達到,只討論接近,那是因為是否已達到只有自己知道,只能「自證」,無法討論)


--「無為的人在做什麼? 」--

未完成,暫留予大家討論及想像的空間。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